摘要:随着 (以下简称“2026世界杯”)筹备进入实质推进阶段,大会主办方发布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规划,旨在借助这一全球足球赛事的广泛影响力,全面推进碳减排与绿色赛事建设。本文首先从赛事本身的规模与环境挑战入手,勾勒这一规划为何势在必行;随后分四个核心方面展开探讨:一是碳足迹测量与目标设定,二是绿色基础设施与能源效率提升,三是低碳交通与出行方式转型,四是资源循环、废弃物管理与生态遗产建设。每个方面我们将分别从目标、措施与挑战三个维度深入阐述。最后,文章结合全文对2026世界杯可持续发展新规划的意义、机遇与局限进行总结归纳。总体来看,这一绿色策略不仅是一次体育赛事的升级,更是一次连接全球足球、城市发展和气候行动的桥梁:若能成功实施,将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环境责任设立标杆,但其成功亦依赖于主办国、承办城市、场馆运营者、交通体系与广大观众的共同协作与监督。
1、碳足迹测量与目标设定
作为打造绿色赛事的起点,2026世界杯规划强调对碳足迹的全面测量与明确减排目标。主办方在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,要按气候战略中的要求测量温室气体排放,并将此作为决策与监督的基础。
具体而言,测量范围不仅包括赛事现场的活动(如场馆运营、能源使用、照明和空调),还将包含交通出行、住宿及观众与团队的飞行等“隐形”排放。此前研究指出,2026世界杯可能产出至少900 万吨二氧化碳等排放量。
基于测量结果,规划提出了中长期减排目标。例如,FIFA此前承诺到2030年将其自身碳排放减半,到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。 对于2026世界杯而言,设定赛事本身的减排路线图、阶段性指标和监测机制已成为关键一环。
不过,目标设定也面临挑战。赛事规模扩大、主办地跨北美三国、48 支队伍、104场比赛的安排,使得交通、住宿、物流等排放压力增大。 因此,虽有良好意愿,但若缺乏坚实的数据、透明的监测与第三方验证,减排目标可能落空。
2、绿色基础设施与能源效率提升
在绿色赛事建设方面,承办城市与场馆需提升基础设施的环保性能。规划中强调利用现有场馆资源、推动建筑认证、提升能效与可再生能源使用。
例如,承办城市之一在其可持续规划中提出,主场馆将努力达到 LEED 认证,并使用绿色交通、零废弃策略等以确保场馆运营与城市绿色发展结合。
同时,从能源方面看,规划倡导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(如太阳能、风能、地热等)作为场馆与运营设施的能源来源,并通过节能改造、智慧控制系统提升能源使用效率。以往研究显示,大型体育场通过先进控制系统可节省大量能源与碳排放。
尽管如此,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仍面临现实阻碍:部分场馆可能位于气候风险较高地区(如极端高温、洪涝),修建或改造成本高、技术要求复杂;此外,若场馆只是为赛事临时搭建而无法长期利用,则“遗留负担”可能反而增加碳成本。因此,如何兼顾绿色建设与长期可用性成为一大课题。
世俱杯3、低碳交通与出行方式转型
交通出行长期是大型赛事碳排放的痛点。对于2026世界杯而言,其在北美三国举办、地域跨度大、参赛队伍多、观众量大,特别是空中交通引起广泛关注。 规划中提出,要大幅提升交通系统的绿色化水平,以减少赛事带来的碳压力。

在具体措施上,主办方与地方政府将推广公共交通、比赛日班车服务、电动车与氢燃料车队伍、以及绿色出行优惠政策。例如,承办城市可为观众提供绿色交通折扣、优先公交通道、鼓励乘坐轨道交通或轻轨入场。
此外,赛事期间物流与团队的出行也将被纳入低碳监管。规划提倡将赛事供应链、物资运输、装备配送尽可能由低碳方式进行;例如减少长距离货运、更优调度、多利用铁路或电动卡车等手段。
不过,交通转型的难度不容忽视。研究表明,2026世界杯交通旅行或占总排放85%以上。 而跨国、多城市布局意味着观众与团队频繁移动,低碳交通选择可能受限。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有效鼓励并实现低碳出行,是规划落实的关键。
4、资源循环、废弃物管理与生态遗产建设
绿色赛事不仅要在赛事期间“做得好”,还要为承办城市与社区留下长期生态遗产。规划中强调资源循环利用、废弃物减量、塑料中和及生态保护,将成为赛事可持续性的核心组成部分。
具体而言,赛事场馆与配套设施将实行零废弃或近零废弃管理,推广可回收材料、可降解餐具、严格垃圾分类、餐厨余物堆肥等措施。例如在达拉斯市场馆运营中,已提出减少一次性塑料、开展回收与堆肥计划。
赛事后,主办方还计划通过绿色遗产项目将赛事影响延伸至社区,如建设或改造城市绿地、自行车道、公共交通网络、太阳能安装、生态恢复项目,从而提升当地居民生活品质、增强城市气候韧性。
然而,生态遗产建设也有挑战性。一方面,赛事短期内往往以“聚焦亮点”为主,如何把赛事期间的环保行动转化为长期、社区化的持续项目,需要机制保障与经费支持。另一方面,在某些承办地,规划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压力(如树木砍伐、水资源影响等)——如在墨西哥城附属项目中,已有相关生态担忧。
总结:
综上所述,2026世界杯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新规划,以碳足迹测量与目标设定、绿色基础设施与能效提升、低碳交通与出行方式转型、以及资源循环与生态遗产建设四大维度为主线,构建起一套从赛事筹备、举办到赛后遗产的系统化绿色策略。若能顺利推动,将使这一世界级体育赛事不仅仅是体育庆典,更成为气候行动的重要节点。
然而,也必须清醒看到,规划虽好,落实更难。赛事规模空前






